平博国际

青平:办好进博会,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 进博会_新浪新闻

平博国际

贸易,是一道能产生奇迹的数学题,有着“1+1>2”的多赢效果。 每一份订单背后,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买卖,而是服务、技术等的深度融合;每一份订单背后,有长长的产业链供应链,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、民生改善。 自首届以来,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五届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,宣布中国重大开放举措,展示中国坚定开放决心。 据统计,前五届进博会展示了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服务,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。 新一届进博会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,交出怎样的成绩单? 人们已经忍不住开始瞻望,并寄望这一次的重逢和再出发,将会给世界发展带来更多好声音和新希望。

平博国际

进博会的成功,印证着“世界好,中国才会好;中国好,世界会更好”的深刻内涵和宏阔境界。 以开放纾发展之困、以开放汇合作之力、以开放聚创新之势、以开放谋共享之福,就能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,增强各国发展动能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。 “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。

平博国际

正是在2017年首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,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。 几年来,越来越多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的企业通过进博会平台进入中国市场、共享发展红利。 截至目前,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已有超过1500家企业签约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,总展览面积近8万平方米,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%。 今年上半年,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占全国18.4%的外商投资和18.6%的进出口贸易。 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将政策机遇、开放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。

平博国际

11月5日至10日,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举办。 习近平强调,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很大变化,地缘冲突加剧,经济复苏乏力,冷战思维回潮。 中国和德国都是负责任的大国,不仅要发展好双边关系、做合作共赢的表率,更要捍卫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,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。 对于不少品牌和厂商来说,进博会不仅是一个盛大的展示舞台,更是超大的交易窗口和深入中国市场的机遇之门。 展品变商品,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,经贸交流互动日趋常态化、长期化,进博会的“溢出效应”持续释放。 一些“常驻客”在进博会的展厅面积连年扩大,其在中国市场中所开掘的发展空间也在不断拓展。

平博国际

如今,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,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、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、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。 这一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全球贸易盛会,是中国向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平台,更是中国坚持高水平扩大开放的生动写照。 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,而且要办出水平、办出成效、越办越好。

而在本届进博会,也必将进一步彰显中国竭诚提供优质、高效、一流服务的形象,推动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、共同前行。 走过10年历程的自贸试验区,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,见证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与世界共享机遇的胸怀。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,仅自贸试验区版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就经过7次缩减,从190项减少到27项。 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推进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建设,扩大农业、采矿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开放……中国对外开放市场力度之大、范围之广、层次之深前所未有。 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,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,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。

在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看来,中国市场开放成果与互联互通成果相结合,更直接造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各方。 中国始终坚信,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、办好事、办大事。 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、协调的行动,天堑可以变通途,“陆锁国”可以变成“陆联国”,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。